本報跨年度新聞行動“治水樣本河,返清全記錄”樣本河體檢報告之四
  970米長的臨海桃渚中心河
  記者數出了一百多根排污水管
  臨海市桃渚鎮中心河是一條縱貫桃渚鎮區的主河道,全長970米,也是四岔、順南等村沿岸居民的“母親河”。曾經,它是周邊居民日常飲用和清洗的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每當夏天來臨,那裡還是孩子們游泳嬉戲的樂園。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隨著周邊人口逐漸密集,養殖產業的逐步興旺,大量生活污水和養殖污水匯入河中,加上年久未清理,如今整條中心河嚴重污染,河面垃圾橫陳。
  本報記者 陳棟 文/圖
  四岔村村民蔣朝維:
  2000年前還能在河裡摸螺螄,現在借三個膽子也不敢下水
  蔣朝維就住在中心河附近,他有個習慣,飯後總愛沿著河邊散散步,時不時倚在橋上抽根煙愜意下,這幾乎成了每天的必修課。不過近些年,蔣朝維到橋上抽煙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以前在河邊散散步,在橋上坐坐抽根煙歇一歇,再看看兩岸風景放鬆一下,感覺真挺不錯的。但現在就是折磨了,河裡的氣味熏得人要反胃,河裡髒兮兮的,看一眼都覺得難受。”在河邊住了幾十年,在蔣朝維的印象中,中心河之前並不是現在這般模樣。
  “2000年前,這裡的水都還是挺乾凈的,傍晚的時候下去游泳,河底還能摸到螺螄。”蔣朝維最喜歡游泳,那時候每逢夏天,幾乎每天都會到河裡撲騰一番,但現在的中心河,借他三個膽子都不敢下水了。
  按蔣朝維的話說,這些年,小鎮漸漸地熱鬧起來了,但是環境卻每況愈下:村民們平日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到了河裡,家裡養豬養鴨的髒水也都直接灌到河裡,鎮上菜場里的死魚爛菜也都拋進了河裡,中心河簡直成為了鎮上最大的垃圾箱。
  桃渚鎮黨委書記王如利:
  沿岸居民每天排到河裡的污水,少說也有兩三百噸
  桃渚鎮的黨委書記王如利推掉了一場會議,堅持要親自陪著記者到河邊走一走,實地看一看為什麼以前清澈的中心河會變成如今的臭水溝。
  “你看,這裡全都是排污管道。”順著王如利手指的方向望去,河岸兩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管道,幾乎每隔幾米就有,粗細不等。
  這些管道有些遮遮掩掩地掩在水面之下,有些乾脆就直接裸露地架設在岸邊,沿著河岸走了不長的一段距離,草草地數數,光看得見的就有100多根,大多數管口都淌著發綠發黑的污水。
  王如利說,“這些管道直接通到村民家裡,所有的生活污水全部都排到了河裡。你說這河能不臟嗎?”
  桃渚鎮曾經做過一個粗略的統計,沿岸幾百戶居民每天排到河裡的污水少說也有兩三百噸,這還不算平時直接拋往河道里的垃圾。
  王如利說話間,就在不遠處,有個路邊賣菜的老農順手就把兩株青菜丟進了背後的中心河裡,“看到沒?這條河已經成了垃圾桶了。”
  似乎是要作為例證,在短短的一小時里,記者在桃渚鎮菜場邊就目睹了7次往河裡扔垃圾的情況。在菜場擺攤的小販直接把爛菜葉魚內臟丟進河裡,路過河邊的路人直接把吃完的零食包裝袋丟進河裡,甚至還有住在河邊的居民直接就把垃圾筒搬到河邊傾倒……
  為了清理河道里的垃圾,桃渚鎮特意雇佣了兩名專職河道清潔員,但是往往前腳剛清理完,後腳又被扔滿了垃圾。
  除了生活污水,造成中心河水質污染的另外一大因素就是牛蛙養殖。王如利介紹,桃渚鎮飼養著臨海全市近五分之三的牛蛙,全鎮有200多戶養殖戶專職養牛蛙。
  “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牛蛙養殖追求密集養殖和催速生長,這兩方面都不可避免要用到藥物和激素。”而這些物質,最終會隨著牛蛙養殖產生的污水最終進入到中心河。
  徹底治理並不容易:
  讓居民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傍晚時分,記者再一次來到中心河邊,正看到一位老婆婆把一堆南瓜皮一股腦兒倒進了河裡。上前一問,老婆婆覺得理所當然,自己家就住在河邊上,門一開,垃圾就能扔到河裡,連垃圾筒都省下了。
  十多年來,沿岸的村民們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往中心河裡倒垃圾,都已經成為了習慣。王如利無奈地說,村民們的環保意識也相對薄弱,要讓他們能自覺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如今的中心河已經有點病入膏肓的味道,要徹底清理,必須換血換脈,截污納管。可是要做這樣的清理並不容易。桃渚鎮目前打算先把沿岸的排污管道全部封堵,然後在全鎮範圍內鋪設排污管網,設立污水處理站。但是要完成這項工作,起碼要耗費3億元,資金缺口還是很大。
  另一方面,關閉牛蛙養殖場的計劃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不少養殖戶每天找到鎮政府來討說法。我們只能是不停地做解釋,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政府的工作。”王如利坦言,經過苦口婆心地勸導,一部分養殖戶算是聽進去了,但是還是有很多養殖戶不太願意配合整治工作。
  (原標題:四岔村村民蔣朝維:2000年前還能在河裡摸螺螄,現在借三個膽子也不敢下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m44mmtco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