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6月10日電(記者 崔峰 王麗 胡星)面向大眾普及優秀傳統文化,匯聚智慧進行中華文化研修。近年來,貴陽孔學堂立足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構建新穎的繼承創新體系和對外傳播體系,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地。
      不走復建孔廟路
      2010年,貴陽市提出不僅要建高樓大廈,也要建精神殿堂,開始謀劃建設孔學堂。自2012年9月28日建成開放以來,孔學堂開展了大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傳統文化活動,深受群眾歡迎。
      走進漢唐風韻的孔學堂,孔子行教像拱手而立,大成殿巍然肅穆,明倫堂書聲琅琅,六藝學宮琴聲悠揚。整個孔學堂瀰漫在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之中。
      在半露天的親民廳里,一場關於傳統文化中孝道的說書正在進行。當地著名說唱演員將《論語》與百姓實際生活結合,鮮活地講解孝道,聽眾聽到開懷處放聲大笑,聽到動情處潸然淚下,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在此征服心靈。
      據貴陽孔學堂管委會主任蔣星恆介紹,貴陽孔學堂占地面積460餘畝,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一期為教化區,已投入使用,除了開展大量傳統文化活動外,還通過雕塑、展板、電子觸摸屏、幻影成像和3D動漫電影等多媒體介紹了各個朝代儒家代表人物、代表著作。
      二期為中華文化國際研修園,年內建成。建有學術小樓15棟、數字圖書館、學術報告廳、教授公寓、博士公寓等,免費提供給海內外中華文化研究機構、學者、研究生使用。
      曾來此講學的武漢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孫勁松告訴記者,貴陽孔學堂不走復建孔廟的老路,而是更加註重為現實精神文明建設服務,有效地滿足了群眾對傳統文化的需求。
      環境熏陶心靈 活動承接地氣
      3天端午節小長假,貴陽孔學堂推出了楚辭講座、兒童德行禮儀、包粽子體驗等一系列傳統文化活動,吸引了數萬人前來參與。儘管場面“爆棚”,但秩序井然,大家文明禮讓,離開後地面上幾乎沒有留下垃圾。
      “這就是環境熏陶的作用。”孔學堂管理處處長侯楠說,市民走進孔學堂,殿堂的神聖感油然而生,肅然起敬。群眾會自發勸阻公共場所吸煙、高聲喧嘩等不文明行為,孔學堂對人的教化作用可見一斑。
      經常來聽講座的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何薇說:“以前放假無所事事,現在到孔學堂聽講座成了我和家人的‘必修課’。有這樣既莊嚴又親民的傳統文化基地是百姓之福。”
      記者瞭解到,目前孔學堂每個雙休日都有優秀傳統文化講座,採取媒體預告,群眾網絡、電話報名,免費參加的方式。杜維明、王蒙、張立文、於丹等知名專家學者先後開講,涉及“愛國、友善、忠孝、廉恥”等內容,開放至今已舉辦160餘場,累計聽眾達到6萬餘人次。
      孔學堂同時強化對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每周一至周五下午開展誦讀經典、練習書法、演習禮樂等活動,已有上萬學生接受了培訓。2013年開始,孔學堂還舉辦開筆禮、成人禮和中華傳統集體婚禮,引導少年兒童破蒙啟智、立德,教育青年知感恩、守孝悌。“孔學堂最大的成功,就是活動接地氣。”貴州師範大學教授朱偉華說。
      “這個學堂不一般”
      據貴州省委副書記李軍介紹,孔學堂的“不一樣之處”,在於其建設和發展上升到了貴州省委、省政府的集體意志和決策。它承擔的是國家的使命,但沒用國家財政資金,而是政府整合各方資源,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企業捐資15億元建成。
      “這個學堂不一般。它不是復古,而是復興。”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院長張立文說,孔學堂具備了必要的殿堂莊重感和敬畏感,突出了學堂功能,構建了新穎的傳統文化繼承創新體系和對外傳播體系,開啟了傳統文化的新風。
      正在建設的孔學堂中華文化國際研修園按照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建立協同創新平臺,以現實急需課題為紐帶,聯合海內外學術機構和專家學者開展研究。據瞭解,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已與孔學堂達成協議,在此成立國學研究基地。
      同時,貴州省創新體制機制,打造孔學堂品牌文化綜合體。目前,孔學堂書局和孔學堂雜誌社已獲批准,孔學堂網站、藝術團陸續開辦。此外還設立了孔學堂基金會,用於資助孔學堂課題研究和成果出版,目前已募集到7000萬元,其中資助100萬元給俄羅斯著名漢學家齊赫文斯基主編俄文版的《中國通史》,在俄羅斯學術界引來好評。
      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說,貴州省將不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把孔學堂打造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好基地。   (原標題:貴陽孔學堂:中華文化魅力在此征服心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m44mmtco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